《多维消息》
钱学森的情感世界
3/14/2012
他曾是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,他曾是美国空军发展规划的主要撰写者,他曾是中国导弹研制的技术负责人,他是蒋英的丈夫。让我们听一位妻子的讲述,走进钱学森的情感世界。
相恋
蒋英和钱学森1947年结婚,在一起相处了62年,但他们的相识、相恋却有点奇特。
1923年的一天,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职的钱钧夫家里显得很热闹,他正在等待一位好朋友带着家人来做客。
蒋百里,赫赫有名的军事家,因为对政治的失望,他当时正在北京创办一个文学社。这次聚会他和夫人带来了5个漂亮的女儿,这让钱学森的妈妈很羡慕。
蒋英:钱家的妈妈说,你们有五个女儿,太多了,给我一个好不好?蒋家的妈妈很大方,好吧,你挑一个。钱家的妈妈就说要老三。我是行三,所以就过继到钱家去了。
两家正式摆了一桌酒席,蒋英被接到钱家,并有了一个新名字——钱学英。4岁的蒋英在钱家只呆了几个月,就闹着回家,因为12岁的干哥哥钱学森不跟她玩。
蒋英:他有很多玩意儿,口风琴、球什么的,但他不会跟小妹妹玩,他就看着我,逗我,所以我不喜欢这个哥哥,我要回家。
蒋英和钱学森短暂相处后,就天各一方。
1929年,钱学森在北平上完中学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,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,在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航空工程,一年后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航空理论博士学位。
也就在钱学森去美国留学的第二年,蒋英陪父亲到欧洲考察,并留在德国,在著名的冯·斯东凡尔德贵族学校学习。1937年,蒋英考进柏林音乐大学声乐系,并在一次匈牙利举行的国际歌唱比赛中获奖。
对蒋家这位漂亮而又有出息的女儿,钱学森的父母一直很在意,因为当年他们有约定,如果蒋英做不了干女儿,大了就嫁给钱学森。
蒋英:钱家妈妈老惦记着这个约定。每年我生日,她必定给我送玩的,送吃的。但是她过世得很早,40几岁就走了,这是很可惜的。钱老伯也没有忘这件事,老惦记着我这个干女儿。
1947年,在上海的钱钧夫给远在美国的钱学森写信,要他回来看看,他已经12年没见到自己的儿子,并且他还有一桩心事要办。
那年秋天钱学森回到上海,那时他已是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,意气风发。
蒋英:钱学森回来以后,因为他学习很好,又是博士,又是教授,很多家的父母都想把女儿介绍给他。人家知道我们家和钱家私交甚密、感情很好,就来托我和我妹妹,我说可以可以。在蒋英的安排下,在上海为钱学森安排了一场相亲会,一位富家女竟然当面向钱学森表达喜爱之情。
蒋英:她听说钱学森很喜欢画,就跟钱学森说:请你明天上午到我家里来,我家里有很多名画。钱学森当时就说:很抱歉,我明天上午有事。
钱学森之所以拒绝富家女孩的邀请,是因为在这次酒席上,他被儿时的玩伴蒋英深深吸引了。
蒋英:吃饭的时候我看他的眼睛老对着我看。我就觉得不对,感觉很奇怪。
几天后,钱学森应邀在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一次学术讲座,蒋英一个人去听了。讲座结束后,钱学森突然提出送蒋英回家。
蒋英:他送我回家以后,我说,我这里有很好的唱片,给你挑一张顶好的、我喜欢的唱片给你放好不好?他说,不好不好,不用了不用了。一下子我们都静默了。
过了一会儿,他说,你跟我去美国好吗?我一听,觉着很吃惊,但是心里也有一些预感。我说不行,我有男朋友了。他说:我也有女朋友,但从这儿就开始,你的男朋友不算,我的女朋友也不算,我们开始交朋友。
新婚
一个是年轻有为的留美博士,在航空理论领域崭露头角的科学家;一个是中国乐坛冉冉升起的歌唱明星,他们的结合让很多人羡慕,但却遭到蒋英姐姐的反对,她给妹妹讲了一个故事:在美国的时候,别人给钱学森介绍了一个女朋友。有一天,钱学森去接女朋友参加一个聚会,等了很久,大家才看到钱学森一个人急匆匆地赶来,一问才知道,他在路上把女朋友给丢了。
但蒋英没听姐姐的话,她佩服钱学森,认为有学问的人就是好人。6个星期后蒋英与钱学森在上海和平饭店举行了婚礼。
婚礼后不久,钱学森先回美国,一个多月后,蒋英独自到了波士顿和钱学森会合,在异国他乡开始了他们的新婚生活。
他们愉快地在一起吃早饭,钱学森泡了一杯茶,喝完,突然站起来向蒋英告别。
蒋英:他说我走啦,晚上再回来,你一个人慢慢熟悉吧。我很惊讶,这叫结婚啊?我第一天来呀!
人生地不熟的蒋英独自等待着钱学森回家,直到夜色来临。
蒋英:到晚上五六点钟,他回来了,很客气。他问吃什么饭?我不会做饭,不知道怎么做。于是,我们就到外面吃了一顿快餐。他跟我说:到礼拜六礼拜天,我陪你去买菜,咱们一起做菜。他给我介绍美国生活,我觉得很有意思。
一回到住所,钱学森的举动让蒋英吃了一惊。
蒋英:他就说回见、回见。我还没反应过来,他就拿了一杯茶到小书房里去了,门一关不见人了。
到晚上12点他出来了,很客气。我也很客气。就这样,从结婚的第一年第一天到以后这60几年,他天天晚上都是吃完晚饭,自己倒一杯茶,躲到小书房里去看书,从来没有跟我聊天,更没有找朋友来玩。
1949年,蒋英跟随丈夫来到温暖的美国西部,一个美丽的城市帕萨迪纳市,著名的加州理工学院就在这里,当年,钱学森曾在这里攻读航空理论博士学位,而这次他是应聘加州理工学院正教授,并出任学院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,他那喜欢交际的恩师冯·卡门也在那里。
蒋英:他与朋友来往很少。但是卡门那儿,他不得不去,卡门逼着他去。卡门特别喜欢他,当自己的儿子一样。卡门也很喜欢我。
在美籍华人作家张纯如撰写的钱学森传记中,这样描述当时的蒋英:她见多识广、美丽大方,加上一副好歌喉,加州理工学院优秀的男性全对她着迷不已,他们甚至说,我们全都爱上了钱太太!
归国
有了蒋英的陪伴,钱学森也变得很乐观,学术也迎来了高峰。他先后提出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,震惊科学界。而那时的美国,正在掀起一场反共风潮,成就显著的钱学森也遭到怀疑。
1950年春天,钱学森决定回国,因为他的祖国正在发生巨变。
蒋英:我们的女儿是6月26日出生的,预订的飞机是7月27日。我说,女儿一满月,我们就得带着小孩带着尿布回国了。
但事情并没有蒋英想象的那么顺利。对于美国军方来说,钱学森知道得太多了,1945年,钱学森曾作为美国军方考察团成员,去德国考察导弹研制资料,之后,他参与到美国军方火箭研制项目,并进入五角大楼,参与撰写美国空军发展规划,一共九章的规划钱学森撰写了其中的六章。
启程回国前,钱学森特意前往华盛顿的五角大楼,当面向美国海军部次长金贝尔说明回国的理由,钱学森的决定让金贝尔异常惊慌,回国的事情也发生了变化。
蒋英:回来以后,他跟我说:我们走不成了,他们不让我走,你带两个孩子回去吧。我说不,我不能离开你,我也要呆在这里。
不久,钱学森在海关的行李被扣押。随即,美国联邦特工拘捕了钱学森,关押了15天后释放,并告知不能离开美国,同时规定,钱学森的活动只限于居住地30公里范围内,并要按时去移民局签到。
在软禁期间,钱学森住所被监视,甚至电话也被监听。那时,钱学森只能在学校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,蒋英则在家带着两个年幼孩子,那是一段屈辱而又艰辛的日子。
蒋英:那时候很苦,两个孩子,钱永刚刚刚会在地上爬,钱永真得手里抱着。特务老来跟我纠缠,方式是各种各样的,甚至半夜12点钟来电话,问谁谁谁是否在家。这些我都避开钱学森,不让他知道。
钱学森消失在公众视野,和蒋英过着平淡的生活。有时,他们会带着孩子去附近兜风,会一起到菜市场买菜。对于妻子蒋英来说,这是丈夫在家呆的时间最长的时期,和谐的家庭氛围也给钱学森带来些许慰藉。
蒋英:有一件事情是我们在美国很开心的事。买菜,洗菜,切菜,切肉,都弄好了,最后掌勺是他。他爱做饭,爱做菜,我们在国外都吃中国饭。
被软禁期间,钱学森除了发表一些重要的关于航空理论的论文,还潜心撰写一部关于控制工程方面的专著。书写得很顺利,钱学森的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。
蒋英:我就买了一把吉他,一起合奏。那是非常快乐的,我们给朋友们也弹奏过。他高兴了一阵子,又去写他的书了。
寂寞地等待5年后,在中国政府的帮助和斡旋下,钱学森踏上了回国的旅程。火箭专家回到红色中国成为当时轰动美国的消息,受尽屈辱的钱学森对美国记者说:我回去将竭尽全力和中国人民一道,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。
"燕双飞"
回到国内,钱学森就带着蒋英和孩子去上海看望父亲,这是一家三代的第一次聚会,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。但是,蒋英却不知道,自己的丈夫将要参加一项最高机密的工作。
蒋英:钱学森自头一天开始到最后,从来没有对我谈过一句他的工作。我从来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事。他从外边回来,穿着大靴子,穿着大皮袄,我只知道他是到西北去了。
作为中国导弹研制的技术领导人,近30年里,钱学森肩负了很大的压力,那时,他经常神秘失踪很长一段时间,家里的事情全靠蒋英。
蒋英:家里的事情他从来就是一概不管,所以这种情况我慢慢也就习惯了,觉得不能干扰他。我说,我是搞音乐的,你是搞工程的,那你搞你的,我搞我的。所以我自己的全部工作在音乐方面,做了我应该做的事。
1991年,钱学森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荣誉称号,这是一个巨大的荣誉,在盛大的颁奖仪式上,钱学森当面表达了对妻子的感谢。
钱永刚(钱学森、蒋英之子):他说:我干什么的,大家都知道,但是我老伴干什么的,我向大家解释一下,我老伴主要是从事古典艺术歌曲的教学。我今天获奖,不会忘记老伴几十年来给予我的理解和支持。
作为和钱学森相伴62年的妻子,蒋英的内心有一个愧疚。
蒋英:他很懂美食,可惜他没这个条件,一辈子没吃过美食,至少是很少。我很可怜他,因为我不会做美食。
少年时候,蒋英和钱学森曾在两家的聚会上合唱过一首《燕双飞》的歌曲,这似乎预兆了他们以后相伴的人生,一起经历荣耀,一起经历苦难,一起经历光荣,在温馨中慢慢老去,默默离开……
■钱学森语录
爱国
“我的事业在中国,我的成就在中国,我的归宿在中国。”
“在美国期间,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,我说一块美元也不存。因为我是中国人,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。”
“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,后十几年是工作,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,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。因为我是中国人。”
风骨
“我姓钱,但我不爱钱。”
“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,真正伟大的是党、人民和我们的国家。”
治学
“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?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,而我的灵感,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。”
“我认为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,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、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的知识体系,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。”
“我们不能人云亦云,这不是科学精神,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。”
“我姓钱但不爱钱”
钱学森几次将国家奖励的巨额款项捐献出去,而作为可以享受国家领导人待遇的他,却几十年如一日住在破旧的楼房里,过着清贫的生活。几十年不动的相机,穿了一辈子的中山装,用了五十多年的破提包,他平时和别人联名发表文章,总是把稿费都给合作者。他曾说:“我姓钱,但我不爱钱。”
钱学森一生做人有四条原则:不题词;不为人写序;不出席应景活动;不接受媒体采访。
1998年,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对院士制度进行改革,80岁以上高龄的院士改为“资深院士”,不再参加院士的日常活动。钱学森对这一举措十分赞成。钱学森不爱当官,他曾多次主动辞去自己的领导职务,长期担任副职,并大胆起用年轻同志,培养人才。
钱学森对中国院士和外国院士这些荣誉称号却看得十分淡漠。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工程院曾邀请他去美国,拟授予他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工程院院士称号,均被他拒绝。
另一篇---
钱学森和夫人蒋英:青梅竹马白头偕老
钱学森和夫人蒋英的结合,既包含了青梅竹马情,也囊括了激情、亲密、承诺三要素,真可谓是天造地配的一对。两人小时以兄妹相称,在1947年的旧历七月初七这个中国情人节,钱学森向蒋英求婚,两人从此携手走过62年风雨。
小时以兄妹相称
钱学森生于1911年,蒋英生于1919年,两人相差8岁。钱学森的父亲钱均甫与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早年是密友,后同赴日本求学。钱均甫日后成为著名教育家,而蒋百里日后成为著名军事家。钱学森是家中的独子,他父母十分盼望有个女儿。而蒋家有五个女儿(蒋英排行老三),钱家见蒋英长得漂亮,天真活泼,就恳求蒋家将她过继给他们。这得到了蒋家的应允,于是蒋英过继到钱家,一度改名为钱学英。由此,钱学森和蒋英一度以兄妹相称。
一次,在两家的聚会中,钱学森和蒋英共同唱起了《燕双飞》,唱得四个大人都大笑不止,这预兆了钱学森和蒋英日后结为伉俪。过了一段时间,蒋百里夫妇思念蒋英,提出带她回家,这得到了钱家的应允,但条件是蒋英将来再回到钱家做儿媳妇。蒋百里夫妇满口答应:“好啊,门当户对,我们赞成。”
大科学家为夫人烧菜
1935年,时年24岁的钱学森出国前夕,蒋英随父母到钱家去看望他。这时蒋英16岁,亭亭玉立。比她大8岁的钱学森已是成熟的男子汉,他很喜欢这个爱说爱笑的小妹妹,曾经亲昵地对蒋英说:“你的笑声特美,你能保持下来吗?”蒋英调皮地反问道:“为什么?”钱学森坦诚地说:“因为,没有什么比快活和清纯更可贵的了。”这天,蒋英特别高兴,为钱学森弹奏了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,钱学森听得如痴如醉。她还送给钱学森一本唐诗,钱学森把它当作珍贵的礼物带到了美国。
随后,蒋英也前往德国学钢琴,后则转到比利时学习演唱,并在1946年回国,还举办了自己的演唱会。1947年,钱学森回国,重提婚事,两人心有灵犀,在上海喜结良缘,之后共赴美国波士顿市。
在美国期间,蒋英英语一时还未过关,钱学森就抽空教她,还不时用英语说一些俏皮话,逗得蒋英大笑。谁都不会想到,大科学家钱学森还烧得一手好菜。蒋英对上门拜访的朋友说:“我们家钱学森是大师傅,我只能给他打打下手。”钱学森则开玩笑说:“蒋英是我家的童养媳。”
在软禁中相濡以沫
1950年8月,正当钱学森一家正准备离开美国之际,美国政府竟以莫须有的罪名扣留了他们,长达5年之久。在这段灰暗的日子,钱学森吹竹笛,蒋英弹吉他,两人共同以音乐来排解内心的寂寞与烦闷。在蒋英和他共患难,她说:“你的决定是正确的,我永远伴随在你的身边!”
钱学森回国后,被誉为共和国的“航天之父”,获得至今唯一的“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”的荣誉称号。蒋英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,是权威教授、著名音乐教育家。62年风雨过去了,两人用一生的爱坚守了对彼此的承诺。 |